如此优秀的律师我们也在努力寻找中
换个条件看看其它律师
竟然还有我们没找到的律师事务所!
我们会继续努力
先换个条件看看其它的吧
竟然还有我们没找到的新闻!
我们会继续努力
先换个条件看看其他的吧
竟然还有我们没找到的案例!
我们会继续努力
先换个条件看看其他的吧
作者: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朱滔律师团队
《疫情防控疑难法律问题60问》分为劳动用工篇、商事合同篇以及医疗、刑事、公益篇。
劳动用工篇:最全疫情防控期劳动用工指南!疑难法律问题25问全解
商事合同篇:最全防疫期商事合同指南!疑难法律问题19问全解
刑事篇,主要涵盖疫情下瞒报疫情、造谣传谣、哄抬价格等刑事犯罪的法律问题。
第四部分 刑事篇
1. 缓报、瞒报、漏报疫情,承担什么责任?
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在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时,有缓报、瞒报、漏报等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拒绝强制隔离的,怎么处理?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的,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已经感染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拒绝配合隔离治疗的,该承担何责任?
已经感染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应当无条件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配合隔离治疗,拒绝配合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触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4. 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该当何罪?
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触犯“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
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5. 高价销售口罩的行为触犯刑法吗?
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触犯“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6.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编造和传播谣言行为,如何处理?
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新浪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