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律师
律所
新闻
案例

如此优秀的律师我们也在努力寻找中
换个条件看看其它律师

查看更多

竟然还有我们没找到的律师事务所!
我们会继续努力
先换个条件看看其它的吧

查看更多

竟然还有我们没找到的新闻!
我们会继续努力
先换个条件看看其他的吧

查看更多

竟然还有我们没找到的案例!
我们会继续努力
先换个条件看看其他的吧

查看更多

辅仁药业现形记:中介机构众生相及潜在责任

赛尼尔法务管理2019-08-01

  作者:赛尼尔法务智库 史志伟

  辅仁药业近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当下“网红”。上市20年未进行分红的“铁公鸡”,刚刚欲二度实施权益分派,却出现没钱分红的情况。分红放鸽子,瞬间成了资本市场“娱乐版”头条。实在是事件过于奇葩,2019年一季报还显示手握18.16亿“现金”,7月19日却因没资金,爽约了两天前才公告的6272万年度分红方案。公司称,截止7月19日,拥有现金总额1.27亿元,其中受限金额1.23亿元,未受限金额377.87万元,受限现金比例达到96.85%。1.27亿现金且仅有377.87万元未受限制的情况,实在是令人惊诧。

  7月26日,因涉嫌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辅仁药业立案调查。值得关注的是,如因前述立案调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且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头戴“白马股”帽子的辅仁药业,从财务报表看业绩喜人,近年来收入、利润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底8.89亿“利润”,一季报18.16亿“现金”,但这样的“白马”公司,却没资金完成6272万的年度分红。

  与公司财报的风光天壤之别,有媒体曝光,目前包括辅仁药业及其母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旗下众多企业,大多陷入停工、欠薪困局,6月以来辅仁药业还发布了12份“关于控股股东股份冻结的公告”。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司近年来多项财报数据违反常识,存在严重造假嫌疑。

  回顾本次事件,颇有点像直播事故,女主播忘开了美颜功能,少女瞬间变大妈,粉丝的心那是哇凉哇凉的。而辅仁药业,“粉饰”后的财务报表,也是如此多娇,但其真实的财务状况,是如此塞心,此时的投资者,那心也哇凉哇凉的!

  投资者不禁要问:辅仁药业风险究竟有多大?事前有风险预兆吗?是谁审计的公司财务报表(嗯,近期另一位网红——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该怎么办?

  1 辅仁药业2017年法律风险指数分析与预警

  从赛尼尔法务智库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模型测评结果看,2017年辅仁药业法律风险指数为26.030,高出上市公司平均值8.4%,法律风险较高。横向对标看其风险也高,其法律风险高于行业内84%的上市公司,高于地区内74%的上市公司。这些都预示着公司在2018年发生法律风险的概率较高。而前文提及的辅仁药业的风险事件也有力印证了指数预警的科学性。如图-1所示:

  图-1 2017年辅仁药业法律风险测评结果

  从法律风险结构化短板诊断结果看,辅仁药业风险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及业务领域,分别是上市公司平均值的1.51倍、1.28倍。这预示着2018年公司在这些领域发生风险概率会较高。而其2018年分红爽约、工厂停工等,也充分印证了这两个领域的高风险。如图-2所示:

  图-2 2017年辅仁药业法律风险结构化短板

  比如在财务领域高风险,从辅仁药业年报可管窥一斑,有几处明显违反常识,不符合基本商业逻辑,涉嫌财务造假。

  第一,平均存款余额与全年利息收入规模明显相悖。

  从公司2018年报中,可看出其全年平均存款余额大致为14亿元左右,即便按一般货币基金年化3%收益率看,其全年利息收入规模大概应为4000万左右。但公司年报中利息收入仅为600多万,其利息收入规模,极大背离其应有规模。说明公司平时实际现金余额规模远小于每次报表显示的规模,只是上市公司在每次出财务报告前,短期利用过桥资金增加表内现金数据,才为合理解释。

  第二,以短期为主的借款规模与全年利息支出偏高明显相悖。

  2018年辅仁药业短期借款规模高达24.9亿,而长期借款规模仅为4.4亿。但全年利息支出高达1.8亿。从常理上讲利息应以长期借款利息为主,则长期借款利率需要高达百分之三、四十,这肯定不符合实际情况。只有全年短期借款总是借新换旧的话,则借款年化利率为百分之六点几,基本符合目前市场利率水平。

  所以,巨额短期借款,还经常处于借新还旧状态,说明企业一直面临资金紧张局面。而且,巨额的短期借款,意味着公司要支付大额利息,甚至要吃掉公司全年净利润。一个现金充沛的公司,怎需如此大额的短期借款?这又一次说明,报表上巨额的现金,只是短期过桥来装点门面的,过后要快速撤离。

  实际上,早在2016年,有关辅仁集团涉嫌财务造假,就曾遭到实名举报。举报人称,开药集团注入辅仁药业借壳交易一事,存在重大的财务造假行为。开药集团涉嫌虚增净资产17亿元,虚报利润14亿元,开药集团偷漏所得税10亿元,辅仁集团偷漏税至少20亿元。现在看来,可能真是一语成戳!

  2 辅仁药业中介机构众生相及潜在责任

  本次事件中,辅仁药业难辞其咎,但各中介机构呢?在本事件中,是否起到了看门人的职责?中介机构在本事件中,应该承担、但实际会承担什么责任,令人深思。

  例如,本事件还涉及另一个当下“网红”——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其已连续6年担任辅仁药业的审计机构,所有报表全部给出了“标准无保留意见”。该事务所近期也因涉康得新“150亿现金不翼而飞”事件,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作为保荐机构的申万宏源(同时也为雅百特增发的保荐机构),除了指出一笔期间违规担保,也未提示其他风险和隐患。

  并且,在前文提及的开药集团注入辅仁药业借壳交易案中,上交所多次要求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核实重组标的的财务真实性。而当时,也正是申万宏源和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均表示不存在财务造假,使得该次注入最终仍得以完成。

  行文到此,我们不得不感叹:不是上市公司造假水平高,而是怎么也叫不醒那些故意装睡的人!如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康得新的审计机构,从2013年开始,对康得新连续五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仅仅在2018年报,因康得新深陷危机、大部分董监高均无法保证年报业绩真实性之时,才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在康得新出现财务造假的四年里,瑞华所一共领取了840万元审计报酬。

  当然,作为医药行业的“白马”,辅仁药业也颇受一些券商青睐,去年共有三家券商发表研报,看好辅仁药业。

  2018年7月13日,中银国际发布研报《辅仁药业注入开药优质资产,高强度研发创新值得期待》,分析师邓周宇。研报对辅仁药业给予“买入”评级。

  2018年10月29日,东北证券发布研报《辅仁药业业绩增长较快,创新研发顺利推进》,分析师刘舒畅。研报对辅仁药业给予“增持”评级。

  2018年10月31日,东兴证券发布研报《辅仁药业业绩增速加快,盈利能力改善》,分析师张金洋。研报对辅仁药业给予“推荐”评级。

  现在回头看,这些研究终究是浮于表面、只停留在纸面的研究。投资者如果据此做投资的话,必然是损失惨重。

  在股票、债券发行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或欺诈发行等违规行为,提供中介服务的证券、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组织及相关服务人员,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例如,中介机构如未尽到勤勉义务,就要因此部分承担相关责任;如果中介机构对这个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明知而不纠正或者是故意参与的,就构成共同侵权,要对上述行为造成的所有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并且,相关中介组织及相关服务人员,甚至会存在刑事责任风险。例如证券公司、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串通、共谋后帮助企业欺诈发行上市的,则构成共同犯罪,要承担欺诈发行的刑事责任。

  但司法实践中,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因上述行为而被追责的少,因此而承担刑责的就更少,通常最多承担行政处罚。因而,也不能对那些与上市公司进行串谋、共谋、进行欺诈的中介机构产生足够的震慑作用。

  监管机构也看出问题之所在,7月2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对于一些未严格履职、没有发挥“看门人”作用的中介机构,将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罚款、罚金数额标准,强化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切实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

  3 中国资本市场呼唤集体诉讼制度

  对于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成本低的问题,也跟我们对投资者的保护,仍缺乏强大的法律支持有关。特别是民生索赔方面,相关诉讼,通常为耗时长、获赔少。

  其实,在其他成熟资本市场,集体诉讼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例如,集体诉讼是美国民事诉讼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程序法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在集体诉讼中,集体代表代表全体成员向法院起诉,集体代表之外的其他集体成员不参与诉讼程序。无论判决对集体是否有利或者不利,集体诉讼判决将约束所有集体成员。集体诉讼是利益受到相同侵害的众人,只要有一人发起诉讼其他受害者不需知情就被视为自动参与的诉讼,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受害者之间组织、协调的成本。一旦获胜,全体受害者将得到相同的赔偿,最终导致的赔偿数量会非常惊人。如上世纪90年代的一起烟草业诉讼案中,美国烟草公司曾被判赔偿烟民8000亿美元赔偿,虽然这个案件最后被上诉法院推翻,但集体诉讼的威力仍然强烈地震撼着人们。这也使得资本市场的各参与方,包括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机构投资者等都对此条款怀有敬畏之心。

  所以,集体诉讼与现行的自诉、委托或代理人诉讼等方式相比,既能调动“沉默的大多数”,更高效地维护投资者索赔权益,也能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产生强烈的震慑力,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令人充满期盼的是,5月1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首个“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启动仪式上重提集体诉讼,“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市场实际的集体诉讼制度,完善证券侵权民事赔偿诉讼制度,健全示范判决等机制,研究建立投资者专项赔偿基金。”

  我们期盼这一天早些到来,以给“神通广大”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们,戴上一个“紧箍咒”,给广大投资者们提供一个降妖除魔的“金箍棒”。

  结 语

  辅仁药业分红爽约事件还在发酵,随着监管机构的调查,真相将会陆续浮出水面,但此事给投资者、给上市公司的巨大损害已经发生。

  作为投资者,除积极追偿外,更要汲取教训,在今后进行投资时,要擦亮眼睛,参考风险预警指标,趋利避害避免踩雷。

  作为上市公司,要吸取教训,真正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合规管理,以保障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当然有关部门,则应切实推动资本市场证券发行等领域的责任追究,以及保护投资者的制度性安排,是市场最终成为一个风清气正、朗朗晴空的法治化资本市场。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新浪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关键词: 辅仁药业
更多评论
说说你的看法...
111